新闻中心 /News
燃脂的夏天星空体育
星空体育平台“211法则,就跟211大学一样,非常好记”。8月12日,在中国人民总医院(以下简称“总医院”)第二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代谢重塑中心营养诊疗室里,营养科医生缪婷婷一边说着,一边攥紧双手,用拳头作为计量单位,向来参加暑期家庭减重营的两对父子讲述怎样才是营养均衡的一餐。211法则,即每餐摄入约两拳蔬菜、一拳主食,一拳蛋白质(肉、蛋、奶、豆制品等)的健康饮食法,对于高中住校的学生和忙于工作的家长来说,这种形象的比喻非常实用。
8月12日,北京,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,康复师姚丽莎在为马振旭讲解心率手环的用法。这个手环会根据营员身体情况设定心率范围,将运动强度控制在有氧范围内。在3天线下集中指导后,手环会跟随营员一同“回家”,持续监测数据同步至线上,直至营员养成健康的运动习惯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/摄
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当前,我国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约为19%,相当于每5个中小学生中就有一个超重肥胖。去年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教育部、体育总局等16个部门启动了为期三年的“体重管理年”全民体重管理专项行动,旨在应对居民超重肥胖引发的慢性病问题。正值暑假,不少医院开设了面向青少年的“减重训练营”,除了调整饮食、加强运动,还通过内分泌、心理等多学科的协同参与,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科学减重。
来自山东济南商河县的马文亮特意带儿子马振旭来到北京,参加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的家庭减重营。17岁的振旭即将上高二,身高1.81米的他体重最高时近300斤。马文亮工作忙,经常去外地出差,孩子从小由家里老人带大。老人总担心振旭吃不饱,有时明明吃过了晚餐,睡觉前还会把他叫起来“再喂一顿”,逐渐让他养成了过量饮食的习惯。睡眠监测仪显示,振旭一晚9228次呼吸里有6792次打鼾,肥胖问题已严重影响他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。在康复师姚丽莎的带领下,振旭跟父亲一起学习“大体重”情况下正确的训练方式,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,大颗的汗珠从脸颊流下。
“现在很多大家觉得是中老年人才会得的病,在孩子们身上都已经出现(症状)。”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健康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汪菲表示。作为内分泌与代谢医学专家,她深知青少年肥胖若未及时干预,约70%-80%会延续至成年,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癌症等慢性病风险,甚至缩短预期寿命。
暑期减重营招募营员的通知发出后,有家长替孩子前来咨询,也有刚上大学和毕业不久的年轻人为自己报名。他们发胖的原因也各有不同,有人因学业压力吃得多、动得少,有人因工作性质昼夜颠倒、内分泌失调,有人因情绪抑郁暴饮暴食,也有人因遗传因素“喝水都胖”……营养科医生缪婷婷记得,其中有个刚上大学的男孩,高三一年因为学习压力,体重一下涨了30多斤,父母也没有限制他进食,觉得只要能考个好大学,怎样都可以。
除了带来诸多健康隐患,肥胖对青少年心理的影响或许更深远,也更隐秘。营养诊疗室的墙上贴着许多“心愿瓶”,上面写有往期减重营营员的期许:“暴富变美”“一直负重前行,愿轻装上阵”“坚持就是胜利”“变成S码”……也有人只写了一个简明扼要的“瘦”字,背后似乎藏着千言万语。
在减重营负责营员心理疏导的医生贾志华认为,相较于饮食和运动,心理因素较少被看作减肥路上的“最高优先级”,但肥胖的心理动因探究、树立正确减肥认知、情绪识别及情绪管理更有助于减肥路上的顺利前行。孩子为什么胖?那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怎么引起的?一个典型的过程是,由于压力无法疏解,许多青少年会通过吃来进行情绪代偿,而饮食失控后引发的体重焦虑又会成为新的压力来源,形成恶性循环。这时就需要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,让孩子学会分辨:这种需求并非身体所需,而只是情绪在不断告诉大脑“我要吃点东西,让自己感觉好一点”。
8月14日,北京,总医院外,马振旭拎着行李和打包的减脂餐,准备乘地铁去火车站。最后一天减重营的课程结束后,父亲想早点回家,便改签了最早一班回山东的车票,把晚餐打包留到火车上吃,马振旭却一点没胃口。减脂餐里有很多蔬菜沙拉,他吃不习惯,每天都要想着别的事分散注意力,“趁着自己不注意咕咚咽下去”。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/摄
8月19日,今年暑期减重营的第一期营员金正阳前来复诊。7月24日结营后,他回家坚持按照医生的指导方案科学减重,体脂率从入营时的33%降至30%,减去的5公斤里有4.3公斤是脂肪,基本达到了“减脂不减肌”的目标星空体育。“这算是我头一次通过自己的努力减下来的。”刚上大一的金正阳说,他很早就有减肥的念头,也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减肥训练营,当时星空体育,他在短期内加大运动量、改变饮食,一个多月瘦了20多斤,但因为“不知其所以然”,回家后不久,20多斤全胖回来了。
那次经历让金正阳意识到,靠外力强制减肥只适用于短期,若没有真正掌握健康知识,很难保持下去。在今年夏天减重营的3天时光里,他获得了几张有关运动、营养的“处方”,同时也是一份能够反复观看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南。年轻的他知道,比起眼前的“美味”,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让自己在未来的人生中拥有更多可能性、更多选择权。
本版漂流瓶矢量图及标题字体由AI生成,漂流瓶中的文字来源于部分减重营学员的心愿便签